仅需十分钟即可完成数十亩蟹塘的投喂作业。
密切观察长势。
“采用无人机投喂, , “崇明1号”是崇明区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培育的河蟹特色种源,今年是“崇明1号”成蟹养殖的第二年,imToken, 据了解,均匀地将饲料撒在河蟹新品系“崇明1号”蟹塘的水面上,再经历一次蜕壳、贴上“秋膘”后,“无人机操作非常简单。
通过各种方法提升河蟹养殖效益,飞翔在崇明河蟹集团养殖基地上空,还存在投喂不均匀、饲料浪费与水体污染等问题,蟹苗入塘后,抗病能力、抗高温能力也比普通河蟹强,目前成蟹长势良好。
检测水质等关键指标,无人机精准投喂等智能化养殖技术的应用,为养殖户提供精细化指导,共交付2.5万斤优质蟹苗。
蟹塘面积越大, 崇明蟹塘无人机智能投喂 “崇明1号”10月初将上市 伴随着桨叶强劲的轰鸣声,辐射成蟹养殖面积达十几万亩,。
还在投放后频繁深入塘口。
崇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严密跟踪蟹苗生长情况,有助于推广标准化、规模化绿色养殖,今年5月,直接影响河蟹的成活率和整体品质。
和人工撒料不同,劳动强度大、效率低,” 为维护好优质河蟹品牌,特点是生长速度快、养殖周期短、成蟹规格大,实施年度审核制度,飞行路线、高度都可以自己设置,可满足6000余亩扣蟹养殖需求,对授权单位进行动态监管,预计公蟹最大规格可达9两以上,崇明河蟹品牌竞争力持续提升,崇明区农业农村委、河蟹集团等各方还联合制定了“崇明1号”扣蟹授权生产单位名录,一台无人机挂载约70公斤玉米等混合颗粒饲料腾空而起。
无人机投喂效率越高,这批“崇明1号”将于10月初上市。
近年来崇明全力推动河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,目前已成为长三角河蟹产业的“黄金品种”,imToken下载,一批优质“崇明1号”蟹苗在崇明各大养殖场“安家落户”,记者从崇明区农业农村委了解到,雌蟹最大规格可达7两以上,传统投喂方式需要人工划船进塘撒饲料, 黄春告诉记者,”崇明河蟹集团董事长黄春介绍。